English

信息产业和金融泡沫

1999-01-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巴黎记者 丁一凡 我有话说

●美国人缘何对那些盈利不大的信息产业情有独钟?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说,人是“物质动物”,而不能仅靠信息生活。

●美国股市的泡沫会影响日趋统一的欧洲股市吗?

美国的股市近几年来不断攀升,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股票价格一路高扬,引得人们纷纷抢购。拿美国一家目前行情最好的电子商业公司“亚马逊公司”来说,1997年5月其股票上市时,每股卖9美元;一年以后,每股涨到了25美元;1998年底,它的股票价格涨到了每股320美元。是什么东西促使它“扶摇直上”呢?

目前,在美国股市上不断突破纪录的股票主要是些信息公司或电子商业公司的股票,而这些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以亚马逊公司为例,它成立以来未见赢利,电子商业虽然在某些商品的推销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大量的顾客还是习惯于去商店买东西。

美国人为何对这些赢利并不大的信息企业情有独钟呢?一些股市分析专家认为,这是因为美国人预计这些新兴公司的股票价格在未来会大涨,手里握着这些公司的股票到时会翻上几番。简言之,是一种奇货可居的心理。正是这种投机心理决定了美国股市目前的不稳定性。纽约股市上新兴信息企业的交易量很大,亚马逊公司的股票三分之一每天都在买进卖出,这说明投资者根本没想长期投资的问题,都在想着赚一把就跑。

美国股市上“炒”信息企业股的人多,信息业有大量资金作后盾,发展很快,美国信息业在世界市场上一直领先。这种趋势虽然被称为是“新经济”的基础,可以保持美国信息企业的优势,但也掩盖着一些危险。大家都把钱投到信息领域,传统的基础产业会不会受到冷落呢?世界市场上原材料、能源价格最近以来持续偏低,这种状况会不会影响原材料公司及能源公司股票的价格呢?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已经几番发出呼吁,劝告人们应该给信息产业热降降温。他预言,下个世纪初,人们会重新“发现”,人类原来是“物质动物”,最根本的需求是物质需求,需要吃饱、穿暖、住好。信息虽然方便了人的生产和生活,但人不能仅靠信息生活。另外,信息产业的投资多数出于投机心理,出于一种对未来工业的盲目崇拜,它使人忽视了股市投资的一些基本规律,造成某些不赚钱的信息企业股票也在不断攀升。这种股市上的金融泡沫是很危险的,如果投资与回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市场最终总会崩溃。在总结亚洲金融危机时,人们应该注意到,美国信息新兴企业的股票行情与前两年的亚洲股市有一些相似之处。

美国股市上的金融泡沫还在不断膨胀。传统上美国人的储蓄率虽然不高,但总要占收入的4%到6%,而1998年美国人的储蓄率为零,把钱都拿去消费了。美国股市高涨,人们都想乘机占点便宜,都去“炒”一把。钱多了,消费也比以前大方,刺激了商品生产。高昂的股市与消费者的大笔消费互为刺激,但如果某一方出了问题,另一方也会跟着跌下来。现在,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美国股市上泡沫很大,已经胀到了顶点。那么,随着欧洲股市的统一,美国资本会不会大量流向欧洲,一方面促发美国股市的危机,另一方面又促成欧洲股市上的泡沫呢?

欧元从今年1月1日启用后,欧洲的股市趋于统一,吸收资金的能力加大。由于欧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欧洲的股市在4日开盘后都呈上升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如果持续下去,会直接影响美国股市几年以来的行情。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如果美国股市发生严重危机,在金融资本开放的情况下,欧洲股市能幸免于难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